发布时间:2016-11-29
5.95%的收视率,15.663%的市场份额,这是《知青家庭》截止到1月18日在南京地区取得的收视成绩。这样傲人的收视成绩足以让人感到惊喜。伴随着《知青家庭》在全国各省电视台的热播,再次创造了收视的神话,龚国钧连同他的苏州市亚细亚传媒娱乐有限公司在全国又火了一把。龚国钧何许人也?老一辈都知道他是商界奇人,年轻人或许对他并不熟悉,然而例举他的作品却部部耳熟能详:《后代》、《谍战古山塘》、《风雨雕花楼》、《生死迷局》、在中央八套连播的姊妹篇《激战江南》、《决战江南》以及近期在全国各省电视台热播的《知青家庭》……
拍电视剧,只是因为“喜欢”
碎玉飞坠,琼枝横斜,一场雪便让水墨江南增添了一抹静谧的色彩。在雪落姑苏之际,循着古城门的印迹,我们来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亚细亚影视帝国”。
如果你打江南走过,看过了小桥流水,以为这便是姑苏文人的全部气质,那想必你没有接触到这个透着古朴却洋溢生机的影视基地,更没有与这个地道苏州文人清谈一二。江湖豪情的故事就在这栋苏州小楼里,在这位纵横商界的苏州企业家笔下诞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今,龚国钧从未离开苏州人的视野:他挂帅的江苏亚细亚集团,业务遍涉国际国内贸易、商业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餐饮旅游、汽车出租、广告传媒、医疗卫生、影视剧制作等领域,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全国媒体誉为“金阊商业现象”。
正是这样一个在生意场上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商业巨头,却把一切商业事务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于2005年宣布进军文化产业,亲自打理起亚细亚传媒娱乐影视公司,先后投资、创作并拍摄了以苏州为故事背景的《后代》、《谍战古山塘》、《风雨雕花楼》、《生死迷局》、《激战江南》、《决战江南》和《知青家庭》等七部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收视率居高不下,奇迹般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龚国钧拍电视剧,只是因为“喜欢”。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自播出《知青家庭》以来收视率持续上升,不断刷新收视成绩,并稳坐了收视冠军的宝座。
中国每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近1.5万集电视剧中,仅有少半能与观众见面,其余一大半都要烂在仓库里,很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电视剧投资风险大、赚钱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拍摄电视剧,题材非常重要,题材要抓得好。就拿这部《知青家庭》来说,在全国各地播了近半年,先是广州首播,收视率飙高;接着至成都,再到山东、天津,湖南的‘芒果台’,最后回到江苏,收视率节节攀升,创历史地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观众的好评。”龚国钧微笑着说。
要知道,由于地域不同,电视观众的口味也千差万别。比如《乡村爱情》在北方地区收视不错,但在南方地区就差一些,古装戏在南方广东一带一直有市场,但在北方市场就相对较差。当然也有一些“南北通吃”的电视剧,它们或是靠名演员的号召力,要么就是靠题材本身的吸引力。像《知青家庭》这样东西南北中“通吃”,一路高奏凯歌的电视剧,靠的就是现实主义题材抓住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
“电视剧内容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都要有细节亮点,必须在两三分钟内就能抓住人。观众是没有耐性的,遥控器拿在手上随时随地要转台,剧中所有的人物介绍,都得在剧情冲突中进行,这样的故事才会好看。”龚国钧如是说道。“一集电视剧40分钟,十多个场景,平均每三分钟就要换场景,不然观众就要感到厌烦。”
《知青家庭》这部电视剧反映的是知青的农村生活、返城就业、艰苦创业、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虽然涉及的一些社会问题沉重而深刻,可表现手法却轻松幽默充满正能量。观众们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愿意看下去。这些基本都是龚国钧的亲身经历,他本人就是知青,有深刻的体会。从农村到城市、从“文革”到改革,由知青生活状态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每个角色、包括他们不同的性格,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这部片子里,他从心里大量的人物中选取了10个适合影视宣传的人物故事“原型”,其中4个女性、6个男性,通过加工塑造后,来展示知青群像。这些“原型”,龚国钧都能说出是他身边的谁,谁,谁,……
“这些电视剧都由我任总编剧,从前期的策划,挑选演职人员、现场拍摄安排,到后期剪辑、包装,甚至连主题歌创作都是由我参与,甚至亲力亲为。以前,影视圈子里都觉得企业家自己编电视剧都是瞎胡闹。但是,现在他们对我们亚细亚来说,却正好颠倒了过来,有些电视台的领导说,只要看到龚国钧的名字,那就是收视率的保证!”龚国钧就是这样一个集出品人、制片人、总编剧为一体的影视人。只有这样扛下全部的压力,才成就了他的影视梦,也让苏州有了一批自己的、而且是反映苏州文化的、在全国有影响的原创电视连续剧。
有形的投入,无形的产出
“我想做的就是,填补苏州的影视空白!”龚国钧说,“苏州人骨子里有丝惰性,躺在老祖宗的历史文化遗产上不愁吃喝”。现如今,“文化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龚国钧的电视剧中,“植入性广告”非常多,从地名到街名,再到店名,全部都是实名制:太湖、东山、西山、吴江、同里、盘门、沙家浜、观前街、山塘街、虎丘塔、沧浪亭、宝带桥、松鹤楼、义昌福、近水台……很多人对此很不解,中央电视台曾有人问龚国钧,“苏州地方政府到底给了你多少钱?你为苏州地方上做了这么多的植入广告?”其实,这些都是龚国钧的无私奉献,剧中全部的苏州元素以及对苏州文化全方位的宣传推广,对提高苏州的软实力,促进苏州旅游业的发展,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龚国钧的电视剧能够以扎实的内容获得大批忠实观众,很大程度上源于他长期的丰富而精彩的人生经历,他的电视剧全部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电视剧反映了苏州的文化、饮食文化习惯、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面貌风光等等,更为主要的是宣传了苏州人的精气神!说来说去,就是“苏州情结”。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会长汤钰林认为,来源于生活的文化创意,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会有生命力。影视作品,要经得起观众的检验,是何等不易。从这些影视片的题材和表现的内容及形式看,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宣传、对扩大苏州文化影响力等方面,都非常有意义。这里不仅有丰富社会和人生阅历,更重要的是注入了深厚的地方情感。
(本文感谢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