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11-30

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气候条件下,老城区原有工业产业退出及大量城市综合载体出现,各类型的产业园随处可见,全面开花,粗放发展,把本应做成高大上产业园的载体,做成了以物业为载体、以房屋租金为收入的屌丝“物业园”,体现“普通化”、“贫民化”,失去了产业园应有的价值与作用。现根据我们在建设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的收获,谈谈我们在产业园建设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一、产业园的解读:

有人认为产业园就是出租房屋的地方,你要开公司租房,可以去那里寻找。其实这是对产业园的误解。我们认为产业园是产业+园的双重概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园”。

产业园的产业,必须有一个产业主体,最起码也是以主业为主,结合能与该主业配套的相关产业,方能成为产业园的产业群体。园的解读应该为集聚、聚合的意思。

因此我们理解的产业园应该是一个有主体产业及相关联的产业聚合的一个地方。

二、产业园的目标:

一个产业园的业态,相当于一个人的手指与拳头的关系,手指是单个企业,拳头是产业园。如何使手变成拳头,关键在园内企业整合和提升,必须根据每个不同行业的特点、特性,进行专项策划,并且必须体现工作的创意性。结果只有一个,即产业园的目标必须是1+1>2。否则就不能叫产业园的有效运行,也就无法实现产业园的目标。

三、产业园建设的路径:

如果要建设一个产业园,绝不能简单圈地为园,必须有一定的路径,方能建设好产业园,实现产业园的目标。

1、分析市场,寻找主体:这是一个产业园建设的关键点,他必须依托市场,依托企业,充分考虑聚合后是否可以整合,实现放大的目标。

2、集合企业,寻求同类:在主业确定后,必须去寻找一些与该类相同的或该主业的上、下游企业。这是一个过程,产业园建设者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否则不能实现同类聚合,对产业园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3、以园为媒,运转平台:产业园建成后,必须要有一个组织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建立在产业园入驻企业的层面上,而不是物业层面上。这个体系之一,必须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而且必须有效运行,它们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工作,尽可能解决除市场、经营以外的其他各项工作;其次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这个服务平台的渗透,了解每个入园企业的内部机构和运行机制及人员情况,为产业园未来的目标做好基础工作。

4、创造品牌,走向社会:产业园必须要有品牌,这个品牌的内涵就是你这个产业园的主体内容,它是产业园的产业名片,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一环,它与入驻企业的本身品牌并无矛盾,而是这个品牌必须在产业园的初期就开始建设,与产业园同步发展。

5、建立载体,实现突破:以上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了促使产业园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有产业园层面上的独立载体,如策划、销售、财务、售后服务等产业园的载体,制作过程全部有园内企业完成。这个载体就是园内企业的“上级”,也是他们的“上帝”,它是在各企业的配合下的实现。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房租收入将会是小头,入园企业就会长久留驻,外边企业争相涌入,你房租涨一点那将不会成为问题。这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实现1+1>2的双赢局面。

四、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1、产业园发展概况

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苏州江南无线电厂,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年最高产值均未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期间经历过调整、改革、改制等过程,到2010年再次面临产业转型问题。在苏州市政府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公司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决定成立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

当时市内产业园众多,如何建,如何办,成为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突破常规,高要求,高起点,是我们当时的初衷。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套较为清晰的思路,决定根据当时公司的地理位置,苏州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公司的具体条件,成立苏州市第一家以公装设计为主体的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

有了主题,接下来进行严格的发展规划设计,决定产业发展的路径、体系、方法,大致规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造物业,使其满足新业态需求。前后相继投入1000多万元,绿化环境,停车设施,公共配套条件大幅度提升,老厂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阶段: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包括服务中心、餐饮中心、金融中心、法律咨询中心、对外联络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活动中心、展示中心在内的产业园载体服务平台,除了经营活动,只要入驻企业有需求,我们就提供配套服务,努力使入驻企业降低成本,同时也使我们了解园内企业的业态情况、人员情况。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服务使入园企业离不开我们。目前我公司正在这一阶段有序地推进中。

第三阶段:开展增值服务,实现1+1>2的目的。增值服务是以每个入园企业为产业园的一分子,使之成为整体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产业园的层面上设立销售中心、财务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以产业园的层面向外拓展。这样对产业园讲,有一个整体性的增量收入,而对每个入园企业,也使他们有一个新的增量,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目前取得的成效:

自从在2010年12月份我们正式成立产业园到现在3年时间里,我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

⑴ 获得市级产业示范基地;

⑵ 获得姑苏区产业示范基地;

⑶ 产业园的产值、利润和税收:2010年为6.8亿、4420万元和2352万元,2011年为8.4亿、6023万元和4287万元,2012年为16.1亿、9096万元和6287万元,连年实现大幅增长。

⑷ 从业人员:2010年480人,2011年560人,2012年968人。

⑸ 文化类企业入驻集聚度:2010年60%,2011年76%,到目前为止产业园集聚度已达82%。

⑹ 产业园的入驻率已连续两年保持在100%。

这些成效的取得说明我们产业园建设的方向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文化产业园的发展项目,绝对是符合文化创意内涵的项目,它的建设也绝对不能停留在“物业园”的层面上进行发展。它必须是站在产业层面、整合层面、智慧层面上进行研究与推进。因此产业园建设如能坚持与时俱进,创造与实体有机结合,必将会有无限的未来。

 

 

(江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董事长 杨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