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关于2010-2011年度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

发布时间:2016-11-30

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

关于2010-2011年度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

专项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检查情况的报告

 

苏文产办〔2013〕1号

 

为加强2010、2011年度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2012年12月19日至21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成立检查组,对获得2010、2011年度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计划安排的项目进展及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为做好专项检查工作,检查组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检查工作方案。12月14日,检查组联合下发了《2010、2011年度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检查通知》,明确检查内容:一是项目进展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按照申报文本中的计划正常进行。如未能按计划实施,核实目前进度并找出主要原因;二是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检查项目自筹资金情况及目前投入数额,各区资金配套情况,以及扶持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有无违规使用资金情况;三是项目绩效情况。检查项目实施后,对企业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具体体现,包括新增就业人员、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和税金等。

本次检查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座谈会由各区主管部门负责人和指定企业参加,分别对所辖范围及本企业所获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汇报,然后每个区再抽2到3个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检查前,检查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要求和检查纪律等。经过3天的紧张工作,检查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总体而言,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较为合理,项目管理情况较好、绩效水平较高。自2010年正式启动实施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的两年来,共有55个项目获得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安排。其中2010年有25个项目获得资金计划安排1135万元,24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予以兑现,1个项目(苏州市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实施的“大型歌舞《美哉姑苏》”,获得计划安排40万元)因建设主体撤离苏州,因而取消了该项目。资金实际到位109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项目单位2010年—2011年11月已带动社会实际投资5.5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8.24亿元,实现利税3.25亿元;2011年有30个项目获得资金计划安排1065万元,20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予以兑现,资金实际到位735万,资金序时进度69%,其余10个项目预计将会在2013年底前完成建设并予以兑现。项目单位2011—2012年11月已带动社会投资6.01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实现利税3.51亿元。2010-2012年财政资金投入与带动社会投资比是1:62,符合《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实现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设立的预定目标。

检查结果显示,专项资金绝大多数已到位,未发现截留挪用克扣等现象。项目单位的资金筹措和投入情况正常,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较为合理,项目管理情况较好,绩效水平较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比较规范,绝大多数项目单位财务资料真实完整,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健全,会计核算准确,项目具有较好的资金筹措能力,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良好。企业通过实施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项资金的建立和使用,不仅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而且提振了企业信心,引导了社会投资方向,推进了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1.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有效提升。2010、2011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项目单位经济效益的增长,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苏州市歌舞团于2009年12月转企改制为苏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走上了市场化发展的道路。2010年实施了“大型原创舞剧《桃花坞》项目”,将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设计的包装,融入现代艺术,利用舞台及舞剧的表演形式和市场化运作形成文化品牌产业链,既繁荣了苏州演艺市场又起到传承苏州传统文化和带动苏州文化旅游的作用。舞剧《桃花坞》演出近百场,观众人数约达10万人次。2011年,该剧的营业收入达1127.25万元,较2010年增长了125%,是剧团成立42年以来的新高,跃居省内同行前列,演职员收入同比增长20%。该舞剧荣获江苏省2010-2011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型精品剧目奖、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优秀剧目奖及舞剧中六项单项优秀奖,2012年度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有效提升。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利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业态项目的持续、重点扶持,推动全市文化企业重视引入高新技术,走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新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全市文化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在2010、2011年获资金计划安排的55个项目中有27个为新兴业态项目,占总项目的49%。由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园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的“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重点发展游戏、电子图书、互动教育、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等数字出版产业。该产业园作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苏州园区)2011年8月8日成功开园以来,已有江苏连邦、苏州捷游、星云网络、泽嘉网络等41家企业成功入驻,总注册资本达到3.58亿,至2012年11月完成产值超15亿,产生税收680万元,带动800人就业(其中解决当地就业人数400余人)。已有《王者大陆》、《一战成名》、《星空物语》、《天诛OL》等多个游戏产品推向市场。预计2013年完成文创园产业孵化器的建设,并聚核到3-4个发展方向,形成以8-10家龙头企业为引领,80家左右的中小企业为产业发展基础,近100家孵化器企业为产业发展储备的产业集聚区,产值预计可达到近100亿元。

3.文化品牌建设水平实现有效提升。塑造并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提高品牌附加值,形成企业发展的品牌优势,加快行业领军型企业塑造,是近年我市文化企业探索出的发展新路。江苏红蚂蚁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红蚂蚁家居文化创意园”项目通过以创意设计为前端,配合中段材料选购,终端施工的集聚,形成以文化提升质量,质量铸就品牌的目的,形成从设计到创意,从创意到现实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截止2012年11月,红蚂蚁利用创意园这个窗口净增销售一个亿,创造利税135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2000多人。并为企业实现五年内年营业额达到3个亿,实现利税2100万元,3至5年内上市的近期目标奠定了基础。目前,红蚂蚁已经获得了“江苏省著名商标”、“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知名品牌企业”、“最具影响力及价值品牌家装企业”等称号,文化品牌的辐射力也在不断提升,已跃升为苏州家装业的名片之一。

4.文化产业链集聚效应实现有效提升。通过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的实施,加快相关门类上下游文化企业的“抱团”、合作,提升了产业链的集聚效应,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利润空间。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实施的“欧瑞动漫产业园”项目主要以开展动漫研发、动漫人才培训、动漫衍生品开发、动漫旅游拓展等为主要业务,目前已经形成年产动画片3000分钟的生产规模,年培训动漫类人才超过800人,游客接待量近10万人次,并为周边地区动漫企业提供发行、信息咨询、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产业园内围绕动漫产业本身,将教育业、旅游业、零售业、咨询服务业、网络信息业都纳入园区,已有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有限公司、苏州欧迪瑞职业培训中心、苏州艾美文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XML跨媒体实验室)等二十余家企业入驻,园内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各家荣辱与共、共同发展,摒弃了传统动漫企业各自为战的发展形式,形成了动漫产业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促进了动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5.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实现有效提升。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对高科技低碳环保型项目的扶持,把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引入文化产业领域,加快了文化企业科学发展的步伐。苏州工业园区美柯乐制版印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高科技、综合性印刷企业,其实施的“出版物印刷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的基础上,与公司原有部分设备兼容,实施出版物印刷流程数字化工作,达到提高效率、控制品质、减少成本的目的,可减少印前成本达60%。项目完成后该单位现已增加30个就业岗位,2012年将比2011年增加500万元销售额,预计2013年再增加1000万元销售额,增加200万元的利润总额。今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美柯乐成为全国首批103家获得绿色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企业之一。

三、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来看,2010、2011年度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进展顺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基本实现了专项资金的预定目标。但在检查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及引发的一些思考,主要表现为:

1.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少数项目进展迟缓,到本次项目检查时未能达到预期申报进度;据有关区主管部门自查所反映的情况发现,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部分项目资产负债率偏高,需要控制财务风险。

2.扶持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扶持对象重点不突出、资助范围广、力度小;资金兑现滞后,须待项目完成后才兑付资金,造成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

1.加大对项目立项的审核和把关力度。对不符合申报指南要求的项目要严格审查和把关,特别是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管理不善、资信等级低、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坚决予以剔除,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2.加大对项目实施的动态管理力度。对进展过于缓慢的项目,项目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单位,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连续跟踪检查,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动态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水平。

3.扩大政府扶持资金对重点项目的单项资助额度。根据每年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重点,要有针对性地按“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扶持,把资助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4.调整扶持资金的运行方式。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建设中资金周转问题。特别是初创期企业,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研发,急需资金扶持。建议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将资金下达到企业。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