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助产业激发活力 推企业提升价值

发布时间:2020-02-24

近年来,中央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正迎来黄金时代。把老旧“工业基地”转变为新兴“创意中心”,是苏州市政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张文英:文创“新人”
今年,金螳螂集团第17次被中装协评为中国装饰百强第一名。近三十岁的金螳螂,装饰产业贯穿始终。但近几年,金螳螂在文化产业又多了另一张闪亮的名片: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
2017年,金螳螂集团旗下的家具厂因工业园区环保更新的需要而进行了搬迁,留下近百亩的空置厂房。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厂房成了公司一大难题,作为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张文英女士勇挑重担,担任金浦九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头扎进了文化圈。
要把空置工业厂房改造成为产业园区,摆在眼前的问题接踵而来:基础配套缺失、建筑陈旧、周边交通条件不佳、缺少文化产业的运营团队、需要大量资金等。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张文英清楚地认识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她多次组织团队成员一同深入上海、杭州、深圳等优秀文化产业园学习经验,逐渐确立以金螳螂擅长的“设计”领域为引导,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发展目标。
2018年5月20日,作为金鸡湖双年展的分会场,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完成了自己在文化行业的首秀。
3年努力,一路坚持,张文英说她最大的感受是:“作为文创新人,金浦九号想尽可能为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盘活存量 焕发新生
为了打造出“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这个超级IP,张文英与其团队依托金螳螂集团建筑设计方面的自有优势,邀请了两大设计团队对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进行前期设计规划:苏大建筑设计学院负责整体产业园的设计,金螳螂景观设计团队负责园内的景观设计。
在不断进行设计方案修改之后,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开始了长达9个月的改造,主要拆除了原厂房违章建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主体道路、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规划,增加景观绿化、灯光等。
如今的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以“设计”为核心、“文化”为方向、“创新”为动力,重点打造艺术、设计、创意类社区,吸引苏州文创产业人才聚集,推动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类平台。入驻企业主要汇聚四大主力业态:非遗传承、创意设计、家居配饰和材料产品。截至2019年12月,园内已入驻102家企业、办公人数超1000人,出租率达95.2%。
 
从“文化+”到“文化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将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已成为日益明显的趋势,张文英敏锐的政治触角,使得她坚持选择设计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作为转型抓手。 在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产业的招商导入上,以设计、艺术产业为引导,从一开始就植入“成功”企业的基因,瞄准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致力于对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内部企业的培训,融入产业生态。如积极引入上久丰丝绸科技公司等非遗主题的文化企业。这些在非遗方面已获一定成绩的企业,有资金、有渠道、有品牌、有情怀,他们着手创新和改造自己的企业,将非遗传承与设计相融合,积极开拓产品类型。
2019年,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积极串联园内入驻企业,推动上久丰宋锦牵手一柒艺匠软装的意大利设计师,使得非遗宋锦融入到现代生活家居中打开了软装设计这广阔的市场,实现了园内企业经营业绩的突破式增长。在精准招商的同时,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打造的“CAA艺术社区全民设计大赛”平台,也为苏州非遗企业挖掘当下新生代原创力量,来促进文创产品的落地与设计人才的培育扶持,致力于打造设计人才成长孵化器。
 
企业联盟抱团发展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运营,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逐步形成相当的主业规模,成为一个具备健全创客孵化机制和完善创新创业的平台。以“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为主题,以“提升人居环境与生活品质”为核心,将文化与创新融合,推动内部企业互补、抱团经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更好地帮助园区内企业共同发展,特组建“金浦绘企业联盟”。
将园内企业按业态划分为:文化传承、家居配饰、创意设计、创新材料四大类别。旨在以社群活动为媒介,通过整合优化服务、技术等资源,搭建企业交流的平台。定期组织或承办与设计、文化行业有关的社群活动,创造商业机遇,为入驻企业服务、创造更多可能。从而鼓励和引导创新、创业企业,帮助创意文化产业公共服务网络建设,高中低层次、不同风格理念的文创企业汇聚到“金浦绘”企业联盟这一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构架成一个相互集成、互为补充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站在2020年崭新起点,金浦九号苏州设计小圳将贯彻蓝书记 “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的精神,继续加大IP开发投入,同时依托自身品牌凝聚力为产业赋能,为苏州的文化产业服务,让更多苏州的文创设计企业不断激发新活力、实现品牌价值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