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1
还在2007年,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顺应我国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趋势,中国光华科技基金提出了打造“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项目方案。经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多轮考察、调研后,基金会最终选定了产业园的落户地——苏州,这个拥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强大现代经济基础的长三角中心之城。2009年的7月和11月,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分别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书》,与吴中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产业园项目协议书》,初步确定了产业园的选址、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2010年10月17日项目正式奠基。
在江苏省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过近八年的边模仿、学习,边研讨、探索,不断进行能量与资源的积累,突破创新,建园指导思想、建设规划方案、软环境研究日趋成熟,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动工兴建。过去几年的筹建重点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
一、深入研究产业园的项目定位
近几年来,由于政策的引导,以及高效益、高附加值、高成长潜力的诱惑,文化创意园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园区建设大多停留在一般模式的简单复制上,同质化倾向严重。据最近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有1216个;同时也有相关数据表明,能够盈利的创意园区比例不到10%。
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按照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条件要求,因地制宜,如何与其它文化创意产业园错位发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与众不同之路?
为厘清思路,解决上述难题,产业园建设团队聘请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为牵头人,组成光华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入研究产业园的项目定位,对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进行了专业规划。
经过反复探讨与研究,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最终被定位为“一个集聚行业组织、行业高端领先者,同时包括中低端各层级文化创意企业,集创意、服务外包、展示、交易、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覆盖整个设计文化创意生态产业链的企业集聚平台”。它涵盖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服务机构、创意和其它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四大主体;商务模式、学习型网络和人文精神的三元合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齐头并进的多样化、“异质同构”,形成杂交和整合优势,将使园区始终充满活力。
二、设计规划方案的精益求精
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1200余亩,规划建筑总面积96万平方米,投资总额将超过百亿元。项目整体计划分三期完成,其中一期建设用地300亩,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项目总体建成后将成为吴中区乃至苏州市的又一地标性建筑群体,推动吴中区城市功能转型与再造。
产业园的物理空间建设内容为三个类型,即产业内容、平台载体、配套服务设施。
1、产业内容:包含企业设计研发总部基地(园林式),传统工艺名家创意工坊(街区式),公共创意办公区等。
2、平台载体:包括会议中心、展示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
3、配套服务设施:提供商务休闲、餐饮娱乐等——配套商业街、公共服务中心、酒店等设施,形成小型中央商务区。
其中一期开工建设企业设计研发总部基地、名家创意工坊、商业街及创意办公区四大板块。在建设中:一是尽可能注入各种苏州元素,表达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仰,同时又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二是将文化社区、健康社区、绿色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功能有机统一,最后形成创意型社区,让入园者过上真正的文化生活。
在积极打造物理空间的同时,筹划建设新型的非实体型文化产业基地。这种模式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显示文化产业企业的服务平台、交易中心、博览展示、共享空间之作用,形成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功效。
三、慎重选择产业园合作伙伴
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多年积累的产业资源优势为依托,同时还备受中央有关部委的重视。当前看好苏州产业园项目稀缺性的企业也纷至沓来。尽管如此,产业园建设团队考虑,要敞开大门、海纳百川,建成不仅是中国的、还将是大中华的、国际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方面,将所有入园者都视作其是合作伙伴,精诚合作。另一方面,取长补短、合理搭配,力求做到合作伙伴之间的功能叠加,互为增值。
目前,已与产业园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单位有:
①中国最大的贸易会展服务机构、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的中国贸促会,将参与产业园文化产业贸易会展服务、完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旅游功能。
②北京文化硅谷率旗下20个研究院(所)、四大中心与产业园全面合作,对应对接相关产业内容。
③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光华科技基金会所属),为产业园首期建设四大板块之一的传统工艺名家工坊街区选择注入产业内容。
④中科院(中科院前院长路甬祥、周光召均为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协调中科院相关资源提供产业园的绿色低碳服务。
⑤上海四行仓库、上海智慧新干线,与产业园创意办公区进行运营合作。
⑥知名策划专家、同济大学沈志屏教授牵头组成策划顾问团队,将为产业园编制后续发展计划、推广方案。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还将联合英国T&P咨询公司,在英国科技设施理事会(STFC)、英国投资贸易总署(UKTI)及伦敦大学等机构的支持下,共同开展中英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在2012年年末正式破土动工,并将逐步有序地释放能量与资源,朝着既定的目标大步向前!
(中国光华文化创意产业园光华文化产业研究院)
